5日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会议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在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的各项部署中,“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居于重要位置。
“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钢说,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任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赢得大国竞争主动的迫切需要。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是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之一,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具有重要地位。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和国际形势演变,全球产业链重构、战略性资源产品国际供给波动巨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多重因素叠加,我国产业体系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蔡之兵表示,当今世界各国对于产业链供应链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我们要巩固本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确保受到外部冲击时能够抵御或迅速恢复。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短期应对挑战的抓手,也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针对当前形势和突出问题,会议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看来,完整性,是基于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门类最全的工业体系的基本特点提出的,是体系的要求;先进性,是充分考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动能和方向后提出的,是动力的要求;安全性,是深入研判国际局势、统筹发展与安全基础上提出的,是底线的要求。
此次会议提出了“五个坚持”: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
董煜表示,这“五个坚持”是基本原则,明确了下一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要把握的思想和路径。对于如何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产业规模与产业质量的关系、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等,都具有鲜明的指导性。每个“坚持”都包含着深层含义,既明确工作方向,又明确了防止出现的偏差。
“要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资源支撑”“要更加重视藏粮于技”“要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要大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会议就当前工作重点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
“这些举措,实际上是要推动构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应的产业政策体系,是在传统产业政策基础上,根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抓手和保障措施。”董煜说。
在产业政策方面,会议指出,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强化战略性领域顶层设计,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
“这次会议更加强调发挥好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协同效应。”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要坚持系统观念,科学谋划产业发展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政策着力点,推动形成不同部门、不同层级协同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局面,不断提高产业链的自主性、安全性和竞争力。
企业是经济运行的细胞,亿万经营主体构成产业发展的中坚。会议指出,要大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倍加珍惜爱护优秀企业家,大力培养大国工匠。
“只有企业强了,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起来了,我们的产业才能更强。”杨成长认为,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和作用。民营企业家也要适应高质量发展,敢于创新,大胆发展。
“这些部署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一系列激发经济活力的举措形成紧密互动,成为产业领域发展的组合拳,既发挥对长远的指导作用,又在近期起到稳定预期的作用,必将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董煜说。
reference:新华社